找到相关内容63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经教育思想及其方法之研究----以《妙法华》为主轴

    老实说,印度之哲学是宗教哲学,先于康德有此思想,不过康德特注意“批判”把批判二字特别点化出来了,印度各宗教学派只是隐含地叙述而已(注73)。   因此,我们可以看出,《法华经...

    李志夫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5448439.html
  • 万象大慈法轮林传世宝库史略

    的本能,自觉觉他,以他慈悲之心不畏辛劳,誓度众生出苦海。九三年寺院大雄宝殿才刚落成,立即又构思“世界和平塔”的建造。其目的是要让法轮常转,佛法常住,用佛法点化颠倒痴迷,苦恼的众生,使他们尽快醒悟而获得...

    法 缘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55248734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思想之特色 -- 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

    我这个能思索推考穷究道理的,就是我的心。佛闻言至此,突然大声呵斥道:“咄!阿难,此非汝心。”佛素以悲心教化,平日温言婉语甚少以呵责对人。如前阿难犯错亦未深责。今何以如此?盖因事至关键处,不如此不能点化...

    熊琬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71248946.html
  • 惟空法师著:惟空禅雨

    点化,如拨云见日,遂请尊为师,乞纳为徒,得师赐法名传升,为禅门临济宗下第四十九代弟子。  每每亲近尊师,累得口传心授,常感叹尊师教诲开示弟子及信众之奇思绝想、连珠妙语、机智辩才。然末学不敢私匿,只顾...

    惟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649188.html
  • 元音老人谈三宗

    生龙活虎般  的气派, 纵擒活杀为人的手段, 且亦不具相机提示, 逢缘点化的  妙手。晚近的所谓禅宗, 从南到北, 由东到西, 走遍天下, 只是  教人参一句刻板死煞话头--“念佛是谁? ”你如请他...

    元音老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0149598.html
  • 白族密宗(1)

    ,在《南诏图传》、《张胜温画卷》、《僰古通纪浅述》、《白国因由》、《南诏野史》等史料中,均记载有细奴罗时代(西元七世纪中后期),梵僧(天竺僧人)在蒙舍川点化细奴罗的“观音幻化,南诏立国”的密宗神话。 ...年间(西元六六六~六六七年)西洱河地区已有佛塔的记载,而《南诏图传》之中所载的梵僧点化细奴罗的故事,也是在七世纪中叶。近年来在巍山巃屽图城遗址中出土的大批佛教石刻造像,其年代为南诏早期,有的则是六诏...

    李东红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25749741.html
  • 巴壶天著:禅宗的思想(2)

    遇婆子点化以后,沿途参究,也下了一番苦功。著疏钞时,是向外找出路,在知解中兜圈子。婆子把他引向内心里去用功。放下以前的一切知解。再经龙潭吹灭烛火之后,无法向外觅取光明。一时触机,始恍然大悟。以后德山...

    巴壶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3550104.html
  • 《楞严经》思想之特色--富有文学与哲学价值

    思索推考穷究道理的,就是我的心。佛闻言至此,突然大声呵斥道:“咄!阿难,此非汝心。”佛素以悲心教化,平日温言婉语甚少以呵责对人。如前阿难犯错亦未深责。今何以如此?盖因事至关键处,不如此不能点化愚蒙。故...

    熊琬教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72950346.html
  • 《人间佛教》导论

    不懈息,这种宏伟理想、坚韧不拔的精神,能给世人提供正确的人生司南和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,培植高尚人格,点化人生,有如能点石成金的法宝。历代不少明君忠臣、仁人志士,直至晚近的康有为、梁启超、谭嗣同、章太炎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2150766.html
  • 观老庄影响论.道德经解发题

    在。但邪执之心未忘。故今见佛。只在点化之闲。以破其执耳。故佛说法。原无赘语。但就众生所执之情。随宜而击破之。所谓以楔出楔者。本无实法与人也。至于楞严会上。微细披剥。次第征辩。以破因缘自然之执。以断凡夫...

    憨山大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14950972.html